首页 > 家长频道 > 家长学校 > 正文

儿童心理恢复:怎么教会孩子防止被性侵?

2013-09-08 09:48:08    来源:    作者:admin    评论:0    点击:
殷智贤与方新合照殷智贤与方新合照

  殷智贤:今天我们继续请来北京大学[微博]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老师。方老师您好。昨天视频中方新老师跟我们谈到了孩子心理创伤的基本概念,以及可能在哪些情境下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创伤,家长[微博]们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基本努力。今天我们想就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请方老师跟广大网友分享。因为今年出现了很多儿童、少年被性侵的案件,不论男童、女童都发生了,这引起了不少家长的焦虑与恐惧。因为很多时候小孩儿不一定能正确识别和表达他遭受的性侵事件,在短时间内家长不可能察觉到,等察觉到可能问题就很严重了。我们想请教方老师,家长如何做一些防范性的教育,提早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可能遭受的性侵?如果万一发生这种不幸事件的话,家长又应该怎么做?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http://news.sina.com.cn/js/87/20121024/videolist2.js"></script>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= { container: "J_Article_Player", //Div容器的id width:540, height:441, playerWidth: 540, //宽 playerHeight: 441, //高 autoLoad: 1, //自动加载 autoPlay: 1, //自动播放 as: 1, //广告 pid: 1, tjAD: 0, //显示擎天柱广告 tj: 0, //片尾推荐 continuePlayer : 1, //连续播放 casualPlay: 1, //任意拖动视频 head: 0, //播放片头动画 logo: 0, //显示logo share :0, thumbUrl: "" }; </script><script src="http://video.sina.com.cn/js/sinaflashload.js" charset="utf-8" type="text/javascript"></script>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var VideoList1 = new ArticalVideoList2('artibody'); VideoList1.init(); function playCompleted(){ VideoList1.play(); } </script>

  方新:最近接连出现好多这样的性侵事件,有继父的,有学校的老师甚至校长,这些事件令人发指。我觉得为什么这个社会现在出这么多事,跟现在社会整体焦虑水平高是有关系的。所以作为家长更应该教给我们孩子怎么样保护自己。第一个问题我想提醒各位家长,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,什么叫性侵?真正定义性侵可能就是要跟孩子们说,像我我会讲,这个世界好人这么多,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坏蛋,为什么?因为要给孩子安全感,就一定要说有很多的好人。你要么讲,性侵,老师有可能,旁边的邻居有可能,这样孩子得吓成什么样,身边都是坏蛋,所以你要先定义,好人这么多,但是也有坏蛋。比如你的身体不能让他碰,要特别明确的跟他讲,比如小女孩儿,有可能是叔叔,或者是有些爷爷跟你说一些那样的话,他可能用一些糖果,或者夸你漂亮,逗你好奇,就是用一些话引诱你,有一些是触觉上的,能感觉到的,像摸他的隐私部位,或者躯干部位,或者他要摸你的躯干部位,或者拿嘴要来尝。就是这个的话怎么说,让他去接受你的躯干部位,这个都不可以。就是感觉到的:听觉的,视觉的,触觉的,还有味觉的。还有不要坐叔叔的腿,不许叔叔摸你躯干这些部位。如果有的话你就离开他。如果叔叔恐吓你怎么办?说你不许告诉家长。然后你就要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,因为只有爸爸妈妈才能保护你,因为他干是坏事,他害怕,由警察去抓他。

  殷智贤:这要非常明确?

  方新:对。

  殷智贤:原来大家觉得女孩儿在这方面风险很高,现在我们看到社会比较复杂,男孩儿也会遭受性侵,家长跟男孩儿应该怎么教育?

  方新:我觉得是同样的,比如我们会跟孩子说,身体是我们自己的,别人不能随便碰。你甚至可以模拟下,碰这儿可不可以(指胳膊)?可以的。要碰小鸡鸡行不行?不行。有少数叔叔会做这样的事,但是绝大多数叔叔是不会的,一定要强调大多数是好的,不然的话一些善意的肢体接触他也会很敏感。

  殷智贤:中国过去有一个习俗,我一直觉得不太好,就是小男孩轻易暴露性器官的,甚至有人拿这个取乐?这个会不会降低男孩儿的防范意识?

  方新:这个确实是有的,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拿着小鸡鸡取乐,甚至动手。父母看到一定要制止,绝对不允许。

  殷智贤:这个会降低孩子未来的防范和羞耻意识吗?

  方新:对,他会对这个器官有特别的感觉。

  殷智贤:有时候他甚至会觉得这是探索、好奇甚至冒险?

  方新:对。我还想说一点,就是被性侵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。比如,首先有一类依恋有障碍的,就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,特别缺父爱、母爱这种的。有一个人说,小朋友,我看你挺可爱的,其实这个小孩儿一看就是没人疼,没人爱的那种。然后就说你可爱,爷爷给你吃糖好不好,到我们家我去给你买漂亮的小发卡,就是这些东西给引诱走的。但是像自尊、自爱,爱特别饱满的孩子引诱不走。就是没人疼、没人爱的孩子。像这样的孩子,我们用行话讲,就是有依恋障碍的孩子,没有特别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。什么叫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?就是生他养他的人,比如爸爸、妈妈、爷爷,奶奶,特别稳定的在他旁边存在。还是那个老问题,比如农村留守儿童,城市里不断地换保姆,爸爸妈妈出去玩儿不养孩子,孩子晚上也跟保姆在一起睡觉,保姆过三个月又换了,他身边没有一个特别稳定的人。所以,稳定的我们叫喂食的人。你也知道,宠物是谁给喂食,他跟谁走。人也一样,他要有一个特别稳定的,给他喂食的人。还有一类,就是没有边界。这个没有边界有两类:一类,这个在中国特别多见,好像孩子就是被动服从,就是爸爸妈妈会越界过来,这个你必须吃,我要把我的意志强加给你。比如说你有一个空间,你不能进来,不行,爸爸妈妈一定要插进来,就是在心理上、躯体上都没有给对方边界感。比如有些小孩会说我不要,你有没有尊重他这个不要?你破坏他这个不要边界了,将来谁都能破坏。

  殷智贤:这个很重要,他认为他是随时可以被人侵犯的。可能那个人不能碰他躯干,但是他跟那个人说不要了,那个人还继续的话,他也不会反抗。

  方新:是的。小孩生下来是有反抗能力的,如果父母不尊重这个反抗能力的话就摧毁了,他只能学会被动接受。

  还有在家里,父母没有躯体的边界感,比如洗完澡就光着,他也觉得光着没什么事。甚至有一些妈妈会频繁的,比如说单身的母亲频繁换性伴侣。像我们咨询的个案当中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,会对他性方面的观念有影响。他就视之为像我们喝水、吃饭一样。

  殷智贤:如果一个孩子被性侵的话,这个时候家长能做什么?不能做什么?

  方新:确实有家长不同的对待,跟上一讲也一样。比如说首先要对孩子有密切的关注,而不是忽视的,他有变化。通常其实这些孩子,遇到这种事的孩子,父母也是失职的。

  殷智贤:我们看到在性侵案里父母一般有两种做法,一种是忍气吐声,不报案,说这种丢人的事不能让人知道。但是这个小孩是知道她被伤害了,可能父母跟他讲,你绝对不能说,你说了以后长大没法儿嫁人了。还有一种,咽不下这口气,大闹。这样的结果真正背负的是孩子。这两种做法,您觉得被侵害的小孩子来讲,哪种做法合适?

  方新:首先像经常没人理的孩子很容易把爱和性侵搅在一块儿的。像一些咨询的人,她的父亲性侵她,但是她父亲是唯一在那个时期给她温暖的人,平时没人理。你定义是性侵,但是她会把爱搅合在一块,所以要把它分开。要告诉她那个不是爱,你喜欢是别人温存的对待你,别人关注你,但是那个不是性侵这个部分。性侵是包裹着这个在一起。当然孩子没有关注的经历,他分不清,所以把这两个弄一起都接受下来,这很麻烦。

  作为家长怎么做?我觉得不能指责孩子。要告诉她,她是没有错的,她是好孩子,错的是那个大人,那个是坏蛋。同时,也不要破坏,比如小女孩被男的性侵,有可能影响她将来的婚姻和性生活,要告诉她,绝大多数男人还是好的,你长大了要去找好的,对你善良、正直的,但是这个伤害有的时候可能家长没有办法完成,我自己感觉,可能还需要专业辅导。

  殷智贤:很大的心理负担是来自家长,家长一想到他的孩子被性侵了,觉得这个孩子前途就全完了。家长基于这个孩子全完了的判断之后,就会出现我刚才讲的两个极端的做法:一个是忍气吐声,坚决不报案,坚决不让人知道。另外,一定要把这个事情闹大,无论如何我也要讨个说法。

  方新: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。我个人觉得如果有特别确凿证据的话一定要报案,一定要让坏人绳之以法。同时在可控的范围,把这个事尽量让少的人知道。像成人知道,这个不是孩子的错,而且孩子被性侵了,心灵遭受的创伤更大,具体上确实需要专业人士完成。

  我还想讲一点,实施性侵犯的人跟这个小孩儿亲密度也不一样,比如陌生人造成的伤害小一些;有一些是继父,甚至是父亲,隔壁的爷爷,还有导师,整个破坏的是信任感,这个伤害确实非常大,是所有心理创伤中最严重的。

  殷智贤:所以这个不经过专业的治疗是不容易康复的?

  方新:对,挺难,它破坏的是亲密关系,破坏的信任感。

  殷智贤:所以我们觉得广大家长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,要高度重视对孩子这方面的安全教育,这个的重要性远胜于奥数和英语的,因为它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心灵幸福感。所以我们真的呼吁广大家长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生命安全教育这方面,而且要跟孩子去认清这个社会复杂的现实,并且找出正确的方法来应对,而不是要等到出了事了,悲剧发生了再去想如何补救。即使是如何补救也应该为孩子长久的将来考虑,而不是采取错误的反应方式,使孩子产生二次创伤。谢谢方新老师,也谢谢各位网友对我们公益讲堂的关注,敬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和谐家庭基金公益大讲堂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心理恢复(1):什么情况孩子会遭受心理创伤
下一篇:儿童心理恢复:如何教会孩子面对亲人去世

分享到: 收藏